-
罐專訪|趙剛:沒有幽默和優雅,當代藝術就不需要存在了
罐子藝術網, 2019 -
中國藝術最後的邊疆也許是紐約:當西方藝術市場積極地計畫進入中國時,為何反之 卻不是如此?
詹姆士塔米, Bloomberg, 2019 -
Memorials to Desolation: Zhao Gang at Long March Space, Beijing
Jacob Dreyer, Mousse Magazine, 2020 -
雙重隔閡:趙剛的中國記憶 Double Estrangement: Zhao Gang’s Memories of China
Matthew Shen Goodman, Frieze, 2018 -
趙剛的中國歷史人類誌與迷惘孤寂的「超限戰美術」
陳飛豪, ARTouch, 2020 -
以畫布紀年 - 關渡美術館 「趙剛 21st: 色表 / 支架 作為歷史人類誌」
高博修 Sean Gaffney, 2020 -
我們都在牌局上 - 從趙剛與許炯作品談當代藝術的東方轉向
張玉音, ARTCO -
探尋一種革新的歷史性繪畫:觀趙剛個展「通往奴役之路」中的懷疑、災難及消極能力
Christian Viveros-Faune,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《GANG》 -
Zhao Gang Captures Northeast China's Near - Extinct Culture
Nooshfar Afnan, Frieze, 2020 -
不可共量的曠野
汪正翔, 2020 -
「曠野」之中的省察
劉品毓, Ocula, 2020 -
ZHONGGUO 2185
Piers Masterson, ArtAsiaPacific, 2017 -
Interview with Xu Qu
Jérôme Sans, 2017 -
Time Enough for Countin’ when the Dealin’s Done
Robin Peckham, 2014 -
從許炯看中國美術史一百年來的詰問:我們「過去」了嗎?
賴毓芝, 典藏・古美術, 2022 -
許炯的內在山水 Xu Jiong’s Internal Landscapes
劉安蓁 Annette An-Jen Liu, Ocula, 2022 -
一位當代藝術家的山水方法
嚴瀟瀟, ARTCO, 2022 -
我的自畫像,行為是復古,表現則是當下的心態
鄭乃銘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19 -
「Hi 對話」許炯 × 林亦軒:異地創作能否重啓藝術家的中國基因
張筑珺、呂曉晨, HiArt, 2019 -
許炯:我看見了賈島
鄭乃銘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17 -
禮物 Baby’s Baby
傅爾得 Joanna Fu, 2023 -
光,說出了時間的樣子
Nobless, 2024 -
亂有才華的|Filthy is beautiful. 我想要更多漂亮的廢物 - 專訪藝術家吳美琪
李姿穎 Abby Lee, BIOS monthly, 2021 -
YXX - The Flares
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0 -
觸知覺的板塊震盪:感官記憶的塑寫與觸讀
沈裕昌、沈裕融、彭奕軒、黃虹毓、曾建穎, 藝術觀點 ACT, 2023 -
坎普的美學策略 - 繪畫創作中的偏離、變形與威性風格
莊偉慈, 藝術家雜誌, 2023 -
「我雙魚,為什麼天蠍要恨我?」曾建穎個展「木與夜孰長」
劉星佑, ARTCO, 2023 -
我對曾建穎、央貴最新作品的看法
劉太乃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3 -
不甘風月:2022第14屆未來大明星
鄭乃銘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3 -
Transnational histories of painting at Art Basel Hong Kong
Mi You, Art Basel, 2023 -
來自浮華的深層:曾建穎與他的造像 From the Depth of Vanity: Chien-Ying Tseng and His Iconography
吳超然 Chao-Jen Wu, 2022 -
辯證的肉身之鏡 - 關於曾建穎個展「木與夜孰長」A Dialectical Body of Mirror - Tseng ChienYing ’s Solo Exhibition
沈裕昌 Yu-Chang Shen, 2022 -
盈虧之間,同一之際:曾建穎新作個展「惡托邦」中的精神圖譜
嚴瀟瀟, ARTouch, 2020 -
我用身體讀藝術史
曾建穎, 2020 -
從曾建穎的無聲戲看他的生命世界 Examining the Life-World of Tseng Chien-ying through His Mime Theatre
王嘉驥 Chia Chi Jason Wang, 2020 -
總有些生命堅持獨自在暗影裡變化著肌理與色彩
鄭乃銘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19 -
以肉現靈的證據 - 曾建穎首個展「顛倒夢想」
陳芳玲, ARTouch, 2017 -
在黑暗中讚頌美 - 曾建穎繪畫中的人物百態
莊偉慈, 藝術家雜誌, 2016 -
鄧南光「ぼんち」美學的創作情懷
陳飛豪, ARTCO, 2018 -
50年代,他就已經證明自己是位未來主義者
鄭乃銘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18 -
浪漫且落寞的靈魂:鄧南光的攝影人生
張照堂,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-
鄧南光生日快樂!
陳婉平, 201˙7 -
四年中的種種里程碑與回憶。當代藝術家 Shohei Takasaki 的創作。 Four years of significant marks and memories. Works by contemporary artist Shohei Takasaki
Kana Yoshioka, 2021 -
展評 : Nationale 畫廊 Christian Rogers & Shohei Takasaki 雙人展。 Art Review: Christian Rogers & Shohei Takasaki at Nationale
Jeff Alessandrelli, 2022 -
「反界結端」縱覽菅木志雄的創作內核
楊椀茹, ARTCO, 2019 -
Voices of Mono-ha Artists: Contemporary Art in Japan, Circa 1970
Reiko Tomii, Review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Society, 2013 -
潘力:一件成功的藝術作品不應該有標準答案
潘力、Ferris Gallery 摩天輪畫廊, 2022 -
雙重線索、彈性策略中再出發:亞紀畫廊喬遷背後的重點所在
嚴瀟瀟, ARTCO, 2021 -
荒木經惟、菅木志雄聯展《物景之律》即將開幕
Ferris Gallery 摩天輪畫廊, 2021 -
重置海浪的藝術 The Art of Remaking Waves
Jon Mooallem,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, 2021 -
昭和夜景:真假是非迷惘的當代,啟動思考
姚謙, 500 輯, 2021 -
大師與傑作 - 川內倫子 × 西野壯平:身體與偶然性
元元, 大藝術家 GreatArtist, 2018 -
日本攝影「黃金一代」的尾聲
韓見、魯毅, 外灘畫報 -
Issei Suda
Niwa Harumi, aperture -
Issei Suda’s Theater of the Everyday
Marco Bohr, Time Magazine, 2014 -
Japanese Swordsman with a Camera
Rena Silverman, The New York Times, 2014 -
寫真物語 - 日本攝影二十面相
楊椀茹, ARTCO -
自由表現卻不自由的,就是攝影
黃亞紀, ARTCO, 2012 -
Naked Photography II: Takuma Nakahira’s ‘Kirikae’
Minoru Shimizu, Art It Magazine, 2011 -
Naked Photography:中平卓馬 Takuma Nakahira’s ‘Documentary’
Minoru Shimizu, Art It Magazine, 2011 -
斷絕 · 挑釁 · 自我確證 - 日本當代攝影的個體化源流
林葉, ARTCO, 2019 -
中平的循環
Matthew S. Witkovsky, 2021 -
「攝影不該成為藝術,而是一種紀錄」 - 中平卓馬
Millie Meng, Every little d, 2019 -
後來的中平卓馬 - 專訪中平卓馬遺產總監澤田陽子
汪正翔, OKAPI, 2019 -
At the Limits of the Gaze
Franz Prichard, aperture, 2015 -
在極端的陽與陰之間
令詠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19 -
專訪旅巴西藝術家林亦軒「我想留下快完成與未完成之間,畫裡的一陣風」
陳宜慧, 500輯, 2023 -
Under the Starry Sky
Julie Dumont, The Bridge Project curator, 2019 -
以反動卻自然的方式相信繪畫 - 林亦軒新作展「吸管」
黃亞紀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18 -
林亦軒 - 吸管
楊椀茹, ARTCO, 2018 -
反叛的雲
Cain Chang, 2009 -
生命就是一個陌生國度
黃亞紀, 7080 亞洲當代藝術新世代, 2017 -
藝術家文字 - 林亦軒:疫情與克利
林亦軒, 2021 -
停留在玻璃上的熱度 - 關於李吉祥的繪畫
陳寬育, 2021 -
空城角落的寫實繪畫,及其影像媒介的技術支撐:論「迷失在那種潛伏中:李吉祥、黃舜廷、廖震平聯展」
龔卓軍,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, 2021 -
石內都與她的母親,日本社會的演變
Henri Robert, PEN, 2020 -
石內都
桑德拉·S·菲利普斯 Sandra S. Phllips,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SFMOMA -
石內都:攝影之於心理事件
光田由里, Ocula, 2021 -
石內都時間與歷史的編年史
光田由里, Aperture, 2021 -
石內都:攝影作為痕跡
Anaïs Roesch and Matylda Taszycka, AWAREl, 2020 -
時間物誌學:石內都的攝影創造
許鈞宜 -
Cosmic Attractor: On Antone Könst’s “Cuttings”
Gabriel Kruis, 2022 -
Antone Könst Interview
Sean Gaffney, 2020 -
Antone Könst Views Art as his Tool
Maria Vogel, Art of Choice, 2018 -
安通 · 庫恩斯特 Casual Magic
嚴瀟瀟, ARTCO, 2020 -
安通.庫恩斯特個展【Casual Magic】: 魔幻的迫降
姜盈謙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0 -
後自戀者的告解室:談侯俊明花布繪畫的 36 年創作切片
陳晞, 2022 -
掰 - 青年侯俊明
李玥瑱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2 -
回歸 Q 小孩,從「男洞」系列看侯俊明創作心靈轉向
吳牧青, 典藏 ARTouch, 2017 -
Capricci of the 21st century – The Landscape of Hell Gette
Dr. Bernhart Schwenk, curator at Moderne München -
Interview: Hell Gette
Jürgen Dehm, artfridge, January 13 2020 -
字的繪畫 Word Play
伊根弗朗茲 Egan Frantz, 2021 -
畫家的畫家 The Painter’s Painter
PROVOKR, 2019 -
伊根弗朗茲:啟動繪畫 Egan Frantz: Switched-On Painting
丹尼爾謝勒 Daniel Sherer, Mousse Magazine, 2019 -
Chen Ting-Shih's Quiet Dissent
Elaine YJ Zheng, Ocula, 2018 -
陳昭宏 - 瓦平松的浴女
林雅綸, ARTCO, 2020 -
從陳昭宏首度曝光早期作品得到的閱讀
鄭乃銘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0 -
眼睛、紐約、海灘 - 關於陳昭宏的全面剖析
黃亞紀, CANS 當代藝術新聞, 2021 -
Seeing Desire - Hilo Chen
Sean Gaffney, 2019 -
幽微晃動的光影神話 - 森山大道
柯舒寧, 典藏投資 ART.INVESTMENT, 2014 -
我所見過的風景將消失, 人類卻仍會是一種慾望體 - 獨家專訪森山大道
李嘉媛、陳飛豪, ARTCO, 2018